初戴全口牙齿患者中适应能力个体差异很大,年轻且全身条件好的人适应能力较强,咀嚼功能恢复快,反之效果相对差一些,适应的时间自然延长,使用时注意事项为:〈1〉正确认识了解牙齿,增加使用信心全口义齿修复手术效果,全口义齿后的效果如何?
全口牙齿的基托作用是连接人工牙,恢复缺损软硬组织,并使牙齿分别固位于上下无牙颌上。人工牙和部分基托占据原天然牙和牙槽突的位置,基托向唇颊侧伸展成翼状,位于口腔前庭内牙槽嵴与唇颊软组织之间的间隙内,称为唇颊侧翼(Labial/BuccalFlange)。
尤其下颌牙槽骨严重吸收后形成刃状、低平、窄小,系带附着位置过高而影响边缘的封闭,减小基托的覆盖面积,是造成下半口牙齿效果差的生理性因素之1、
全口牙齿修复手术效果,全口牙齿后的效果如何
1、材料和方法:1997年7月至1998年7月,通过患者戴总牙齿后复诊,选择了全口义齿修复骨及牙合关系基本正常,颜面部外形无明显不协调的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
2、结果:23例中,19例认为戴牙齿后容貌美观、自然协调;4例认为颜面美观不足。上唇丰满度不满意2例,牙形大小不满意1例。对上前牙唇下露的太少不满意1例。
3、讨论
1.选牙不当对面形的影响:男子面形多呈方圆形,如果选择的牙齿较小、切角圆钝,这样就不能体现阳刚强壮的男性容貌美。女性面形多呈椭圆形,如果选用牙齿较大、富有棱角的方形人工牙,秀气文雅的容貌美在女性患者面部得不到充分表现[1]。年长、肤色深或吸烟者宜选偏黄的暗色人工牙,肤色较浅的女性,适合选光亮、泽白的人工牙。口唇相对凹陷时,若选择前牙的颜色略暗,口唇相对较凸时,却选择颜色略白的牙齿。让人感到唇部不能自然放松,更向后缩或向前,患者的面形显得不协调[2]。
2.上唇基托过薄对面形的影响:牙列缺失,上颌骨前牙弓区牙槽嵴吸收后相对凹陷。如果上颌牙齿修复中前牙区基托过薄,不能正确恢复上唇前部外形。观察发现患者的鼻翼和口角间鼻唇沟深,如果中线处基托厚度适宜且向外撑起上唇,这样患者的鼻唇沟变浅且改善了患者的面容。
3.上前牙排列不当对面形的影响:①由于牙支撑起上下唇、形成面部的丰满度,如果上前牙排列偏腭侧,上唇显得过短,上唇内卷,上下唇不能自然闭合。上前牙的排列位置必须在牙合平面上,如果左右侧前牙在牙合平面上不对称,则失去平衡。②若上前牙排列唇下显露太少,患者戴总牙齿后,正面观察上前牙在口角连线下露的太少,当患者处于息止或轻微开口位置时,好像看不到前牙,上切牙切缘不会正对上下唇的接合处。对于有些患者由于发音、咀嚼习惯和表情肌活动习惯等原因,上唇本身有些倾斜,左右侧略不对称,为避免戴牙齿后面形的不协调,患者头位垂直,医师的视线高度应与患者的上前牙高度一致,上前牙切缘连线以口角线为参照,有意识将上唇略短的一侧上前牙向龈方适当移动以保证上唇下显露前牙左右侧大体相等,尽量与上唇保持协调。
4.面下1/3距离过短对面形的影响:因牙列缺失而丧失咬合接触后,垂直距离下降,而总牙齿修复恢复患者其面下1/3外形尽量显示自然协调的美学效果,垂直距离过短与整个面形的长度不协调,患者口腔过度闭合,肌张力减弱,颏部特别突出,唇失去丰满度,红唇缘失去正常曲度,鼻唇沟,颏唇沟深度加深,呈衰老状态[3]。由于牙列缺失后,患者上唇松驰,鼻唇沟下陷,戴总牙齿后唇恢复到拔牙前的位置,对于长期无牙或戴不能支撑唇于正确位置的旧牙齿已多年的患者,特别感到上唇肌肉紧张,似乎变短,觉得牙齿较多的显露,戴入新牙齿几个星期内唇肌适应牙齿存在,上唇也就自然了。
另外,因医生的取模和技师做也是引起下颌牙齿的固位力下降的因素。取模的精确度;是否延伸到合适的范围;是否*充分利用舌侧翼缘组织;以及做牙齿时是否选择适当的牙齿和排牙方法都会影响本身存在缺陷的下颌牙齿的固位力。患者由于长期缺牙,使用上、下牙槽嵴相互接触来咀嚼食物,因而养成下颌前伸的不良咬合习惯,使牙齿不能达到平衡咬合,不容易适应等也是影响下半口牙齿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目前*好的增加牙齿固位力的方法是采用种植牙齿修复,保证了牙齿在发音、咀嚼、舌运动时不出现移动、转动、摆动的现象,还病人*自信的微笑。